找到相关内容1690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格旺波再显化身松吉泽仁仁波切略传·大悲加持铁钩

    行为取舍要点及持戒清净的基础。   “对显密经论首先要多闻,再以思维来修心,最后以修持来对治烦恼。请常常向诸佛之语金刚自相文殊菩萨祈请,要精进努力地修学经论,要不然,就完全失去了进入佛学院的意义……...

    阿格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1585089.html
  • 黄金珠绳上的摩尼宝——历代多智钦仁波切事迹简介

    过去世的故事。对于具缘的弟子,不分民族和阶层,日洛仁波切都慈悲地摄授和教化。正是他的存在,为监狱中深受烦恼和痛苦逼迫的人们带来了佛法的光明。以当时的情形来看,如果不是因为仁波切过早地圆寂,他或许将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585108.html
  • 跨越打扫过的希望门槛 洒下迎宾花絮——教宗谤法答辩录

    如何治疗疾病又有许多烦恼。最后,死亡来临——人们都畏惧死亡,除非自已是很好的禅修者。即使是活著的时候,人们也始终饱受痛苦,总想著谁将是敌人、该如何攻击他,或是有所爱而担忧别离——“希望所归总难成,未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785111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现代意义

    执著有实我的虚妄见解。我爱是对自我的爱执,也即我贪。我慢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心态。由我执必然带来我见、我爱和我慢。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源,烦恼之本,主张无我,无我执。无我执要求消除在认识、欲望和心理诸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285458.html
  • 张纯一的佛化圣灵论

    中的“一心开二门”思路,通过“一心”开出“心真如门”和“心生灭门”。“心真如门”总摄一切清净无漏的佛法,指一种真常净心,是成佛的依据。“心生灭门”却是现实虚妾的根源,总摄一切烦恼有漏的染法。[53]但...

    赖品超 苏远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685468.html
  • 弥陀本愿威神力(四十八愿) 浅注

    皆能与阿弥陀佛一样,具足紫磨真金色身。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。   如同一类。没有美丑之别。阿弥陀佛慈悲智慧。他知道,美与丑的差别。任何悬殊差距的不平衡,都将给所有众生产生无益的烦恼痛苦。阿弥陀佛建立...苦海的此岸渡船抵达究竟的涅槃的彼岸。转生死为涅槃。   六度波罗密;度生死海。渡船永离生死苦海,抵达究竟的涅槃彼岸。转烦恼为菩提,转生死为涅槃。依归大悲慈佛。   理六度;   不起执著。不见有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5885659.html
  • 人间佛教:大众化而非世俗化

    佛教?以佛教的经、律、论为理论基础,以三法印为依据,立足于以人为本,用大悲救世的精神来引导世人,勤修戒定慧,常行八正道,熄灭贪嗔痴,断除烦恼障,获得现世自在解脱之大众化佛教,就是人间佛教。所以,对于...

    惟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9120085785.html
  • 肃然起敬话“远公”

    动作要快得多。于是,大师也就知道了佛陀跋陀罗尊者伸出手掌这一动作的意义了——那就是大乘佛法中的转识成智。   所谓“转识成智”也就是“转烦恼为菩提”。只要活在当下这一念心,那就是千年如来住世,犹如千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584385899.html
  • 洪州禅

    前提下,教令禅僧直接“体会大道”,即体验神秘的最高精神境界。怀海强调提出:从须陀洹向上,直至十地,但有语句,尽属法尘垢;但有语句,尽属烦恼边收;但有语句,尽属不了义教。了义教是持,不了义教是犯。佛地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2586236.html
  • 太虚大师“人间佛教”思想析

    人间净土的问题,他认为:“故余觉佛法上所明净土之义,不必定在人间以外,即人间亦可改造成净土。虽人世有烦恼、痛苦斗争等危险,但若有适当办法而改造之,固可在人间建设净土也。”在这个思想的驱动下,太虚提出“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886346.html